2025年08月31日08:42 來源:經濟日報222
在14年抗戰的悲壯歷程中,東北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間浴血奮戰,殲滅和牽制了大量日本侵略軍,為取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東北烈士紀念館中,一件件珍貴文物講述著東北抗聯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悲壯事跡。在紀念館二層的一處玻璃展櫃中,一支鏽跡斑駁的柯爾特式自動手槍靜默無聲,卻仿佛訴說著東北抗聯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趙尚志的傳奇人生。“趙尚志正是用這把槍與敵人血戰到生命最后一刻。這槍不僅是武器,更是白山黑水間永不屈服的鐵血証言。”東北烈士紀念館講解員韓瑞說。
1941年10月,趙尚志帶領4人小部隊從蘇聯回到東北鶴立縣(今鶴崗)北部山區。當時他隻帶著一支步槍,同行的張鳳岐將自己的柯爾特式自動手槍送給他使用。
1941年末,趙尚志率小部隊在鶴立、湯原北部活動的消息被敵人偵知。敵人想盡辦法搜山7天未果。1942年年初,敵人派特務劉德山、張錫蔚潛入趙尚志部並誘騙其去襲擊鶴立縣偽梧桐河金礦局警察分所和警備隊。隊伍在大雪中行至距警察分所2公裡的呂家菜園子附近時,劉德山詭稱去小便,突然從背后向趙尚志開槍。趙尚志猝不及防,腰、腹部中彈倒地。當劉德山又要向戰士王永孝開槍時,趙尚志強忍劇痛回手兩槍將其擊斃。趙尚志知曉傷勢嚴重,難以脫險,便將裝有文件和活動經費的背包交給身邊戰士,命令他們迅速轉移。
趙尚志重傷被俘后寧死不屈,怒斥偽警察:“你們不也是中國人嗎?你們出賣了祖國,將來要受到人民的審判。”此后他閉口不語,忍著劇痛,狠狠地瞪著敵人,8個小時后壯烈犧牲,時年34歲。
在艱苦卓絕的14年抗日斗爭中,東北抗聯的將士們不僅要與殘暴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戰斗,還要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斗爭。東北冬季漫長嚴寒,氣溫低至零下30攝氏度到40攝氏度,無數抗聯戰士被凍傷、凍殘。據抗聯老戰士單立志回憶,1939年冬天沒有棉衣穿,隊伍靠挖雪坑烤火取暖,身體一面熱一面冷,許多年紀大的戰友被嚴寒奪去生命。日軍的嚴密封鎖和惡劣的極端環境致使隊伍減員嚴重,東北抗聯從最多時的3萬余人銳減至不足2000人。
烈士們用鮮血染紅了白山黑水。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許多東北抗聯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都戰至犧牲。據不完全統計,自1933年黨領導的反日游擊隊陸續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起,到1945年8月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東北抗聯共犧牲師級以上指揮員100余人,其中軍級30余人。
艱苦斗爭和惡劣環境練就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如今,昔日殘酷的戰場已成振興熱土,國家級新區、產業園區日新月異。今昔巨變,是對英烈最好的告慰,也激勵著后人在新的時代續寫新的華章。(本報記者 蘇大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