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救災一線,廣大消防救援人員沖鋒在前——
本報記者 亓玉昆
2025年09月07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8月7日晚,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暴雨傾盆,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涌向寧靜的村落。
“我是黨員,我帶隊!”災情發生時,正在休假的榆中縣興隆消防救援站站長李生中主動請纓,率一車6人沖鋒在前,成為第一支挺進災區的救援隊伍。
在小康營鄉王保營村,56名群眾被洪流圍困,李生中帶頭跳入泥漿,用繩索架起生命通道。“黨員在前,護送群眾!”李生中的喊聲穿透雨幕,一次次往返險境,背出老人、托舉兒童……經過4小時的營救,被困人員均被安全轉移。
“黨員的身份不是標簽,而是危難時沖鋒在前的擔當﹔消防救援人員的職責不是口號,而是用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防線。”李生中說。
洪流中,泥石間,入汛以來許多消防救援人員牢記黨員身份、勇擔職責使命,奮戰在防汛搶險救災第一線。
時間回到7月26日,北京市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息。當晚,海澱區永豐消防救援站副站長、黨員蔣寒陽和70名隊友一起前往懷柔進行支援。
27日下午,隊員們克服泥石流、塌方等各種危險,徒步挺進斷路、斷電、斷網的琉璃廟鎮魚水洞村,成功轉移首批30余名被困群眾。
轉移途中遇到多處塌方,水流湍急,其中有一處必經點已經被沖成了絕壁,消防救援人員只能抓著固定錨點和鐵絲網攀爬過去。
“目的隻有一個,救人!”面對艱難險阻,蔣寒陽說,消防工作意味著要救人於危難,黨員就應該沖鋒在前、勇挑重擔。
涉深水、穿泥沼、清理淤堵道路、安全轉運村民、運送救援物資……蔣寒陽所在的救援隊伍打通生命通道,細致排查任務沿線村庄,確保無一人遺漏。
7月28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南台子西溝村因連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導致道路中斷、橋梁損毀、電力通信癱瘓、房屋庄稼毀壞,造成人員傷亡。
7月29日5時,接到增援命令后,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隊應急通信隊伍選派7名消防救援人員組成前突小組,攜帶通信、電源及防雨裝備,冒雨徒步趕赴西溝村,前置通信力量。
“我們前后集結出動13名消防救援人員前往增援,其中11人是黨員。”石家庄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大隊長張新江說。
當時道路已被洪水沖毀,車輛無法通行,前突小組人均背負30公斤的通信裝備向失聯區域挺進。經過7小時的長途跋涉,前突小組抵達受災核心區域,成功搭建起臨時通信基站,恢復了西溝村與外界的通信聯絡。
災情就是命令!
7月29日上午8時30分,河北省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隊接到任務,前往承德市興隆縣六道河鎮五道河村、響水湖村等失聯村庄進行救援工作。
聞令即動,爭分奪秒。按照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部署,銀河南路消防救援站專職消防員張思清作為前突小組的一員,攜帶衛星電話、水域救援繩包等器材裝備深入失聯災區執行任務。
受山體滑坡影響,搜救區域道路中斷、橋梁損毀。行進過程中,張思清和隊員們接連遭遇暴雨,還要穿行河流、陡坡等。歷時7小時,徒步13公裡,橫渡10余條湍急河流,張思清在河流和亂石間冒雨艱難行進尋找信號,完成對五道河村等失聯村落的災情收集和人員搜救等工作。
由於長時間徒步奔襲,張思清腳踝處、大腿內部多處磨破,但他還未來得及休整便又轉戰六道溝村,繼續幫助搭建通信網絡、保障救援信息暢通。
洪峰浪尖,向險而行。
廣大消防救援人員沖鋒在前、英勇無畏,在防汛救災第一線,一個個橙色身影在洪流中劈波斬浪、在風雨中毅然挺立,構筑起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7日 04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